[記者凃沛宸]讓人苦不堪言的異位性皮膚炎千萬不要拖延治療,奇美醫院醫學美容中心副主任暨皮膚科主治醫師鄭百珊表示,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在臺灣和許多國家均呈現上升的趨勢,且85%在5歲之前就發病。不但影響身高和心理,且「骨折」發生機會比正常族群高14%以上,不過越早治療對於青少年的發展越有好處,目前藥物和生物製劑都可以有效的治療相關的疾病
醫師鄭百珊舉例表示,『九歲的小明,從兩歲就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晚上常因搔癢抓到無法入眠,長期睡不好與藥物使用更造成生長曲線落後,醫師鄭百珊診察後,確定小明為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於是開始使用生物製劑治療;一個月後,小明的皮膚炎明顯改善,經過三年的持續治療,異位性皮膚炎達到穩定狀態,身高百分位從43百分位躍升到78百分位!』
醫師鄭百珊表示,根據研究統計,6至11歲中重度異膚兒童,一年中睡不好的天數是沒有異膚兒童的十倍,而家長一年中睡不好的天數是沒有異膚兒家長的四倍!
而且「骨密度」會比正常同年齡族群低,「骨折」發生機會比正常族群高14%,目前推論造成之原因可能與搔癢影響睡眠、長期類固醇使用、全身性慢性發炎、飲食限制有關。另外,異膚兒童過重或肥胖問題的相對風險是一般同年齡族群的3倍以上,中重度異膚病人過重或肥胖問題的相對風險是輕度異膚的20倍以上,因此治療時間是越早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