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ting
勝利之聲廣播公司
勝利電台FB
勝利會客室
電聲廣播電台
俊逸文教基金會
俊逸文教基金會FB
俊逸慈善基金會
臺南市青年志工平台
臺南市青年志工平台FB
俊逸基金會相簿
交通部
交通路公路局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Advertisting

即時新聞
即時新聞 活動訊息 媒體露出 專訪訊息
飛越139 邁向百世之美 長榮中學創校139週年運動大會聖火傳遞活動::俊逸文教基金會::
 
  ↖回到列表
飛越139 邁向百世之美 長榮中學創校139週年運動大會聖火傳遞活動
【記者蘇芳芸臺南報導】為慶祝長榮中學創校139週年,校方於今(20)日舉辦了以「跨139 邁向百世」為主題的聖火傳遞活動。此活動不僅象徵著學校139年來的輝煌歷程,更是為迎接來年長榮中學140週年校慶「百世榮美」而前進的重要標誌。

聖火傳遞活動的路線,回顧了長榮中學與台南府城密切的歷史紐帶,穿越了過去和未來,綿延著學校創辦初期的足跡。此次聖火傳遞一共設置七個重要站點,每一站都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意涵,見證了長榮中學與台南市發展的緊密聯繫。立法委員陳亭妃、東區市議員曾之婕及十五位東區里長也加入聖火傳遞,象徵學校與社區及府城將繼續攜手創造輝煌。

第一站:萬鍾社區
由董事會代表執行董事劉立仁,帶領校長許德勝、校友會總會長蘇重仁、家長會總會長葉蘋淳、家長會副總會長葉敬淳及學校一級主管,在萬鍾社區點燃聖火,這是長榮中學創校初期的發源地。西元1885年,英國基督長老教會選擇在台南創辦台灣第一所西式中學「長老教中學」,即今日的長榮中學。這座校舍當時位於府城二老口街,即今日的萬鍾社區衛民街口。歷經歷史的洗禮,長榮中學從創校之初的困境中,逐步走向輝煌,至今已有139年的歷史。

第二站:台南神學院及公報社
第二站的聖火將至台南神學院和台灣教會公報社,這些場所不僅對長榮中學歷史有著深遠的影響,也代表了台南宗教與文化的發源地。台南神學院是台灣第一所西式大學,而台灣教會公報社則是台灣第一間印刷所,發行了台灣首份報紙,對台灣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第三站:巴克禮紀念教會
接著聖火將抵達巴克禮紀念教會,這座由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巴克禮夫人於1903年所創立的教會,是台南中會與南部大會成立的重要場所。教會內不僅為信仰的聚集地,也是歷史的見證,曾經誕生了台灣首位女性長老與女性執事。

第四站:勝利國小
聖火的第四站來到了勝利國小,這所學校自1939年創校以來,見證了台灣歷史的變遷。勝利國小原名「臺南市竹園公學校」,其後因抗戰勝利改名為「勝利國小」,寓意著榮耀與勝利。長榮中學希望藉由此站,再次喚起全校師生邁向勝利的決心與奮鬥精神。

第五站:東區中西里
聖火傳遞至東區中西里,這裡是長榮中學發展的重要區域,見證了學校與周圍社區的共同成長與發展。此站聖火傳遞特別由校友中西里長郭信成,結合仁和里長李苑菁、仁和社區理事長潘裕良、東門里長劉家銘、崇文里長陳冠瑒、南聖里長王旭新、後甲里長王南寶、和平里長洪榮俊、崇誨社區理事長洪茗謚、東安里長吳參賢、忠孝里長吳清安、富強里長侯信崇、龍山里長許褔銘、崇信里長葉輝宏、毛建國等社區領袖共同參與,凝聚社區與學校之間的深厚連結與情誼。

第六站:長榮中學舊大門
聖火隨後來到長榮中學的舊大門處,這裡矗立著一座高約5公尺的感恩紀念碑。此紀念碑由第十七屆畢業校友奉獻,象徵著對長榮中學的感恩與紀念。紀念碑的刻字「五年卒業生預科修了生一同西元1938年三月」彰顯了校友對母校的深厚情感,提醒著每一位長榮學子不忘歷史,砥礪前行。此站特別由陳亭妃立委及長榮校友曾之婕議員,帶領學校師生朝大門邁進。

第七站:長榮中學林森路大門
最後,聖火來到了長榮中學現今的林森路大門。自1979年起,隨著都市計劃的實施,長榮中學校門由西側遷移至南側,並快速發展成為如今的校園格局。這裡不僅是學校的象徵,也是長榮中學傳承與進步的見證,象徵著從過去到未來的延續。

長榮中學創校139週年運動大會的聖火傳遞活動,不僅是一場紀念過去、展望未來的盛會,更是一段歷史與文化的傳承。猶如西元1895年10月20日的傍晚,巴克禮與宋忠堅牧師等21人,拿著和平的火把,唱著聖詩從東門城走到二層行溪與日軍交涉政權和平移轉,使府城居民在戰爭中安然度過。如今長榮中學將這個平安的火把傳遞下去,讓「百世榮美」的故事在台南府城繼續傳頌。在此139周年運動會的聖火傳遞之際,緬懷過去展望未來,追隨先人的佳美蹤跡,一步一腳印努力向著前面的標竿直跑!

   
張貼日期: 2025/2/20 下午 03:48:00 <<上一則 | 下一則>> ↖回到列表
推到 Twitter!
推到 Plurk!
推到 Facebook!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