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芳芸宜蘭報導】為了呼應全球「2050淨零排放」趨勢,總統蔡英文宣示2050淨零轉型也是臺灣的目標。為了讓民眾了解臺灣的能源、產業、生活轉型政策及本土優勢技術、轉型商機,行政院新聞傳播處安排了宜蘭綠能發電參訪行程,廣邀卅多位媒體同業共同將成功轉型的範例分享於大眾,期許更多產業及民眾一起成長,與世界共同邁向淨零排放目標。
宜蘭綠能發電參訪行程首站來到多次獲得歐洲生態港認證的「蘇澳港」,臺灣港務公司蘇澳港營運處資深處長陳國棟親自導覽解說蘇澳港太陽能設施,並帶領記者們實地前往港區參觀旅運中心綠建築、港區水撲滿灑水設施以及相關再生能源等各項設施,陳國棟說「蘇澳港」除了是貨物進出港,也是觀光遊憩港口,除了有物流倉儲區也有觀光遊憩商業區,就連享譽國際盛名、國艦國造的廠商「龍德造船廠」都在「蘇澳港」的港區內。
陳國棟表示,為了促進地方的繁榮,目前港區仍持續招商中,除了旅宿、裝卸、造船、水泥外,也吸引了電動汽車業、太陽能發電業等綠色產業進駐;而隨著南方澳跨港大橋完工通車、周邊的硬體設施改善及行政大樓的綠建築修繕工程完成後,可以預見未來蘇澳港區會更加蓬勃發展。
陳國棟提及,屢獲歐洲生態港認證的「蘇澳港」最著名的環境十大議題,包括:空氣品質、揚塵、氣候變遷、船舶廢氣、噪音、廢棄物、危險貨物、港區水質、社區關係以及港埠發展;其中,抑制揚塵的部份,港區特別安裝15組水霧機、24座防塵網以及3座自動卸煤機,陳國棟還現場示範卸煤機九字口訣:不揚塵、不落地、密閉式,說明了港區嚴格控管、謹慎把關,有效抑制揚塵發生,減少空氣污染。
陳國棟說明,因應氣候變遷,「蘇澳港」積極推動港區內永續經營概念,加強溫室氣體盤查、使用太陽能發電再生能源、並設立水撲滿回收山泉水再利用、提倡船舶減速、加強水質維護等,平均每年大約可減少1,40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而這些成績也代表著「蘇澳港」響應及守護地球村最實際的作為。
曾為十大建設之一的「蘇澳港」以綠能光電、再生能源、海洋保育邁向「2050淨零排放」,成為最佳模範,加上與日本與那國島航程僅60海浬,開闢直航將有助於雙邊觀光及經貿發展,臺灣港務公司蘇澳港營運處資深處長陳國棟期許,未來持續營造優質設施、推展觀光產業,期待順利開展蘇澳與日本與那國島的直航之旅,提振兩國的觀光產業效益,共創多贏的契機。
|